热度 6||
据北京市文化局非物质遗产处处长千容介绍,中秋节已在北京流传了800多年,除了赏月和吃月饼,老北京还有一个独特的民俗活动——供奉“兔儿爷”。相传老北京城里曾闹过一场严重的瘟疫,病死者众多,月亮上的玉兔看到了,很不忍心,偷了仙界的药来到凡间,跑遍北京城,在每一口水井里都放了药,治好了瘟疫。人们为了感谢玉兔,感激尊称它为“兔儿爷”,供奉为祛灾除病之神。后来,民间艺人将兔儿爷拟人化,泥塑出兔首人身的形象,成为中秋拜月供奉之物。
“随着现代生活的发展和社会国际化程度提高,我国传统节日中的民俗事项渐渐被人们淡忘,甚至出现了中秋节只知月饼、元宵节只知元宵、端午节只知粽子的现象。”千容说,“为了唤醒人们对传统节日习俗的亲近,我们想为居民节日消费提供一个文化符号,于是重新设计了这个具有深厚文化传统和地域特征的‘兔儿爷’。”
记者了解到,北京中秋形象大使——新“兔儿爷”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英设计,吸收了北京传统兔儿爷造型元素和风格,头部为人眼,卷云状眉毛,人鼻、兔唇,头戴金黄色中国古代武官帽,帽顶上有两个象征兔子特点的长尖形耳朵。右肩为武士的护肩铠甲,身着饰有蓝色山水图案的红色长袍,脚穿官靴,左手扶腰带,右手握捣药槌,整体为全身站立造型。吴冠英曾设计奥运会吉祥物“福牛乐乐”,也是2012年兔年邮票设计者。
北京市非遗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,新“兔儿爷”形象已经在相关部门完成版权登记,但欢迎感兴趣的单位和个人前来洽谈,利用“兔儿爷”做进一步的文化开发和商业开发。选择兔儿爷作为北京中秋佳节的形象大使,一是因为它是最具地域代表性的民俗符号,二是它具备玩赏趣味,可以为节日增添喜庆祥和的气氛,更承载着京城百姓的浪漫心性。
GMT+8, 2023-3-22 21:39 , Processed in 0.047735 second(s), 7 queries , Gzip On, File On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0, Tencent Cloud.